
发布时间:2023-04-10 作者:华体会体育 点击量:
渤海国开国后,领土逐渐扩大,其国都也不停迁徙。渤海国最早的国都在敦化东牟山,选择这里建都的主要原因应是该地地形有利于军事防御,可以躲避唐军的追击。
但该地周围多为丘陵之地,倒霉于农业生产和对外联系,随着统治区域的不停扩大和人口的急剧增多,东牟山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生长需求。到了渤海第二代王大武艺在位时,就有了迁都的构想❶。第三代王大钦茂在位时,于唐天宝末年正式实施了其迁都的计划,“钦茂徙上京,直旧国三百里”,将渤海国国都由中京迁往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所在的上京。后又在“贞元时,东南徙东京”,从上京龙泉府迁至东京龙原府(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)。
“贞元”是唐德宗的年号,时间为785—805年。今后国都又从东京迁回上京。渤海国的三次迁都应与渤海统治者寻求生长有关,也反映了渤海国国力逐步走向强盛。
到第十代王大仁秀(818—830年在位)时,渤海国“开大境宇”❷,领土到达极盛。此时今农安以东的吉林省辖域都在其领土规模内,主要包罗渤海国五京中的中京、东京、西京,和长岭府、扶余府及独奏州涑州。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,有三京二府一州在今吉林省境内。
此外,营州道、朝贡道、日本道和契丹道也经由吉林地域渤海国的典章制度“大略宪象中国制度”❸,即从中央到地方的五京治理制度以及京城的修建结构都是仿效唐制,共有五京、十五府、六十二州。中京显德府,下辖有卢、显、铁、汤、荣、兴六州,位置应在今敦化四周,其所辖州县也应在其周围地域。
东京龙原府位置在今珲春市西八连城,周围有一些小型渤海古城,与史书纪录的东京所领的庆、盐、穆、贺四州的纪录相符。而西京鸭渌府,位置在今集安市临江镇,同时也与鸭渌府所辖四州中的神州位置一致。长岭府的位置据考证在桦甸市苏密城,属于辉发河流域,是营州道上的一座重镇。扶余府“常屯劲兵捍契丹”❹,是渤海通往契丹的交通要道。
渤海国有三个独奏州,不受府的统领,直隶于上京,其中只有涑州有明文纪录。据考涑州的位置在今吉林市❺。渤海国重视对外联系,兴建了许多交通要道,主要有朝贡道、营州道、契丹道、日本道等,这些道都途经吉林地域。
朝贡道:为了增强与中原的联系而置,是一条水陆交通道。主要是从上京龙泉府南下到今敦化市的东牟山或者到今延吉四周,再从东牟山或今延吉到今安图县四周,西行至今抚松县,到西京鸭渌府,顺鸭绿江到泊汋口,再从今丹东入海,搭船入登州。营州道:从上京龙泉府到长岭府治瑕州,西行至盖牟新城,再西行至安东都护府所在的辽阳,最后抵达营州。
契丹道:与朝贡道类似,也是水陆交通线。从扶余府出发至今怀德,再顺着东辽河和西辽河抵达今通辽一带,最后前往辽上京。
日本道:从上京龙泉府南下到今汪清地域,再南下到今图们市一带,再到东京龙原府,再东行至盐州(俄境内),从盐州登船进入日本海驶向日本。在渤海国的治理下,吉林地域获得了长足的生长,渤海国也缔造了辉煌光耀的文化,不仅对周边地域发生了很大影响,也为后世所歌颂。❶魏国忠,朱国忱,郝庆云.渤海国史[M].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,2006:108.❷[宋]欧阳修,宋祁.新唐书·渤海传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75;6181.❸魏国忠,朱国忱,郝庆云.渤海国史[M].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,2006:111.❹[宋]欧阳修,宋祁.新唐书·渤海传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75:6183.❺李文信.吉林市四周之史迹及遗物[J].历史与考古第一号(沈阳博物馆专刊),1946(10)。
本文来源:华体会体育-www.hdjiexing.com
联系我们
contact us地址:云南省临沧市兴业县瑞会大楼317号
电话:14979924095
点击图标在线留言,我们会及时回复